学习要点﹕「有」字用法-铭润青少年课程

学习要点﹕「有」字用法

发布时间: 2016-05-18 19:06      来源:拓展训练 http://www.tuozhanm.com        点击数:
「有」字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率极稿,而且意义丰富,用法灵活,但有关它的性质和功能,学者至今仍有争议。 以〈劫数焉逃〉为例,简述如下: 1) 作为动词,表示存在和出现,不管古代汉语或现代汉语,这都是常见的用法。当「有」前面的主语是地名、场所,「有」作为一个及物动词,后面就跟这个地方存在或出现的事物。如「余

「有」字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率极稿,而且意义丰富,用法灵活,但有关它的性质和功能,学者至今仍有争议。

以〈劫数焉逃〉为例,简述如下:

1) 作为动词,表示存在和出现,不管古代汉语或现代汉语,这都是ABC常见的用法。当「有」前面的主语是地名、场所,「有」作为一个及物动词,后面就跟这个地方存在或出现的事物。如「余邑有数人行道中」,表示我家乡存在这么几个人。又如「适寺外有石磨」,表示寺庙外存在石磨这一物件。

2) 具有代词性质。有学者认为,如前面不出现主语,「有……者」这个结构的「有」可视为不定代词,或叫无指代词,即所指的对象不确定,相当于「有人」。如「有应遭雷击者」,即有人应遭雷劈。

3) 作为词头。先秦时期,「有」常常放在砖有名词——如地名、国名、族名、朝代名——的前面,没有特别的意义,只作为这个名词的前附成分,如「有夏」、「有周」等。译成白话文,不必译无意义的「有」,只译「有」字后面的砖有名词,如「有夏」即夏朝,「有周」即周朝。「有」字如放在普通名词的前面,有学者认为,也可以视为词头。如「忽轰然有声」,「有」字并不一定要译出来,说它是无义的词头未尝不可。

然而,大多数学者还是把后两项的「有」当作动词,表示存在或出现。「有应遭雷击者」表示此地(寺内)存在应遭雷劈的人;「忽轰然有声」即「忽有声轰然」,表示此时忽然出现轰隆隆的雷声。

实战

1. 众人把老人扔到庙外,是因为:

(1) 鄙视老人过于胆小

(2) 受不了老人不停哀求

(3) 认定老人该遭雷劈

(4) 怕老人连累自己

A) (1)、(2)

B) (3)、(4)

C) (1)、(3)、(4)

D) 以上皆是

2. 为什么寺中人走出庙外,个个无恙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3. 文中少年为人处事有何特点?试加说明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(答案见另文)

 

版权所有: 北京铭润拓展培训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tuozhan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集团总部地址: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4号街区力宝广场C座12层 全国服务热线:4000288501

备案号:京ICP备14001653号-14 _<a href='https://www.teamrater.com' target="_blank" >拓展训练</a>_<a href='http://www.dedecms.com/' rel=”nofollow”>Powered By DedeCMS</a>